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8月,是省政府最早批准成立的5家开发区之一,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探索起步阶段(1988年—1991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黄河上游甘肃段经济开发试验小区的通知》,批准金昌市设立经济开发试验小区。虽然当时基础薄弱,建设资金短缺,但发展势头强劲,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金川公司借此东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相继在开发区建设第三冶炼厂、电线电缆厂、铜材厂、镍钴新产品公司等一批企业,为开发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199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黄河上游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建设有关政策的补充规定》,同时批准成立金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于当时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体制机制落实到位,同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开发区掀起了一轮项目建设高潮。调整整顿阶段(1994年—1996年):当时由于全国经济过热,通胀压力大,国家采取一系列金融、行政等政策措施促使经济软着陆,部分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关门倒闭,开发区企业得到了一次重新洗牌机会。稳步发展阶段(1996年—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授权明确,理顺了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项目入区方便快捷,开发区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万方公司、黄河麦芽、金昌亚飞等一批企业落户开发区,新材料工业园区启动建设,金川集团公司三厂区6万吨精密铜、1万吨镍板带、20万吨离子膜烧碱、1.5万吨海绵钛、1万吨羰基镍、5000吨羰基铁,新川化工10万吨硫酸钾、20万吨PVC,宇恒镍网150万只圆筒印花镍网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到稳步提升。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审核公告,核定面积7平方公里(东至福州路、新华路、河雅路,南至北京路,西至贵阳路、桂林路,北至延安路)。随着有色金属产业的不断扩大,金昌市在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平方公里、新材料工业园15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建设,该片区域内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成为金昌的支柱产业,已完成布局面积27平方公里。转型升级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基本确立,开发区由金川工业园66平方公里、河西堡工业园25平方公里、永昌工业园4.8平方公里组成,面积由建区的15平方公里拓展到95. 8平方公里。2011年11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2年4月,被确定为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创新创业示范园。2014年9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一批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开发区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 产业定位: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工产业、建材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 区内支柱产业主要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分为有色冶金区、资源综合利用区、有色新材料产业区、化工建材区、装备制造区、高新企业区、中小企业区、综合服务区等八个功能区。
|